学位:博士学位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职称:教授
单位:孔子文化研究院
高懿德——
当代著名哲学家,“物道主义哲学”、“物种文明(哲学革命)理论”、“物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万物命运共同体理论”等四大系列理论体系的创始、创建者,物道主义哲学与物种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哲学家学会、网站、论坛、杂志CEO。
1962年生人,男,汉族。鲁东大学教育学学士,南开大学哲学硕士、博士,新疆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哲学、伦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哲学、元哲学、社会哲学、文明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8余部。最主要的著作有:《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物种文明哲学革命丛书》(十部);《未来社会哲学构想》。
曾参与完成其他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项,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三项,参与完成其他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七项,主持、参与完成地市级社科规划项目多项。
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参与另一国家社会规划项目一项。
曾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山东省教育厅社科成果奖多项,国家高校社科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其他奖若干。
所创立的物道主义哲学被誉为:
“哲学领域的爱因斯坦革命”;
“亘古未有的哲学思想体系”;
“提前到来的廿二世纪哲学”;
“科学唯物主义的崭新形态”;
“终结过去开创未来的哲学”;
“开启未来文明的哲学思想”。
所创立的物种文明理论被誉为:
“颠覆传统,开启未来的文明理论”。
所创立的物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被誉为: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真正实(本)质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被学界誉为:
“当代中国最有才华的哲学家”;
“一颗冉冉升起的哲学巨星”;
“未来哲学界的大师与泰斗”。
万物时空“格位运动”简说
高懿德2021/4/15
注:本文的“格位”概念借鉴了徐哲先生的“格位”观念,特此说明。
万物以时空形式而存在,并且存在于更大的他物时空之中,以自身的“时空单子”或“时空间子”形态或形式而存在。所有事物作为“时空间子”就是一个个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无数时空性“格子”的组合体,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的无数时空性“位置”序列,从而,万物之间的彼此关联性存在,就是万物的“格位”之时空性组合体。
万物的这种彼此间的“格位性”时空存在状态,这就决定了万物之间的彼此变化与运动的最基本的方式、途径与形式,就是它们的“格位时空”之替换,即万物“格位”在广义上的彼此替换,一般表现为一个事物之“格位”去“挤占”其他事物之“格位”的方式、形式和过程,而“挤占”就是事物的“格位”活动。
不同事物“格位时空”的替换过程,就是事物最基本的运动、变化形式。这一方式和形式,也可称之为一种“格位”活动过程。不过,这里的“格位”就是一个动词概念了,即一事物时空之“格位”去“挤占”其他事物时空之“格位”活动之意。
“格位运动”的最一般、最典型的形式是“鸠占鹊巢”。
“格位运动”是机械运动的实质。
万物时空的“各位运动”,是万物各种运动形态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其他一切运动形式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