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山东临沂人,工学博士,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无机化学(学术学位)/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第二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化工原理(线下课程)负责人,山东省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9-2022),入选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度“杏坛学者”人才工程、2013年度“1361”人才工程计划。2010.9-2012.8,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王训教授;2004.9-2008.6,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导师朱慎林教授/向兰副教授;1999.9-2002.7,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硕士),导师陈建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红副研究员;1991.9-1995.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本科)。现任曲阜师范大学工程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阜师范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委员,曲阜师范大学教职工马拉松协会创始人兼会长,曲阜师范大学跑步爱好者协会创始人。兼任中国颗粒学会第三届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化学快报第三届青年编委,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优秀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曾任中国化学快报第二届青年编委,曲阜师范大学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曲阜师范大学化学工程系兼化工教研室主任,曲阜师范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委员。
二、主要荣誉
2021、2020年度Particuology期刊优秀审稿人、2017年度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优秀审稿人(CrystEngComm)、曲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8、2015)、曲阜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4)、“曲园先锋”(2014)、曲阜师范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16-2018、2014)、壳牌优秀博士科研成果奖(2/40)(2008)、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2/38)(2008)、北京化工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2)、 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1995)。
三、教学科研
为本科生讲授化工原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中/英文授课)、无机材料合成、化工原理实验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材料与化工专业英语。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开放课题1项、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开放课题1项、清华大学技术开发合作项目1项,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批面上资助(一等)项目1项、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开放课题3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1项,曲阜师范大学09年度校青年基金项目一项。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系、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所等部分国内知名院所优秀学者在科研、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保持常年密切合作关系。
四、学术成果
在Energy Storage Mater., Nano Energy, ACS Nano, Chem. Eng. J., J. Energy Chem.,Nano Research, J. Mater. Chem. A, Carbon, Chinese Chem. Lett., ACS Sustain. Chem. Eng., Cryst. Growth Des., Ind. Eng. Chem. Res., Chinese J. Chem. Eng., CrystEngComm, Powder Technol., Particuology, RSC Adv., Nanoscale Res. Lett., Mater. Lett., J. Cryst. Growth, Chem. Lett., 化学物理学报,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SCI收录 64篇、第一或通讯作者52篇;第一或通讯作者EI收录论文5篇;于2006年8月间先后赴日本仙台、捷克布拉格进行国际会议交流,2013年6月赴墨西哥坎昆参加国际会议并做邀请报告,2015年6-7月赴新加坡、2018年8月赴加拿大大瀑布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并做报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9项,授权14项。
五、130学生培养
快乐130精神:积极、乐观、向上、阳光、互助
快乐130风格:严肃、认真、活泼
所指导硕士生曾获:山东省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1人:张照强)、国家奖学金(3人:张琳琳、张照强、孙盼盼)、山东省第八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郑宇宇)、校长奖学金(1人:刘晓斐)、曲阜师范大学圣地英才奖优秀奖(7人:张照强、朱林、陈秀平、翟配艳、孙盼盼、许林、郑宇宇)、校级优秀研究生(3人:张照强、翟配艳、许林)、校级优秀研究生班干部(2人:张照强、许林)、校级优秀毕业研究生(2人:张照强、孙盼盼)称号;
所指导硕士生/本科生曾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孙盼盼)/ 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人:崔希利)、曲阜师范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5人:张光雷、崔希利、张晓、梁作中、王甜)。
毕业硕士生主要去向: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京)、中国海洋大学等读博深造,各地中学从教、山东硅科等企业从业;
毕业本科生主要去向: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985/211高校深造
有关实验室更多信息,欢迎走进快乐130实验室往日温馨快乐时光:
【印象130】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YxMDQ5ODky.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poster(06级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写实)
【快乐130】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EwMDQ0ODA5Ng==.html?spm=a2h0k.11417342.soresults.dposter(13级本科毕业论文学生写实)
六、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本科科研训练学生招生
每年拟招生无机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各1-2人、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各1-2人,欢迎化学、化工、材化、应化、制药、环境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积极主动联系接洽,生源/性别不限、勤奋优先;
每年拟招收化工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科研训练大一/大二年级学生3-5人、本科毕业论文大四年级学生3-8人。
热忱欢迎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勤奋踏实、追求执着的学生加盟130,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打拼未来!
七、人生信条
要么不做,做就做好;坦诚做人,用心做事,快乐生活 ^_^
研究领域:材料/资源/能源化工、废水处理、纳米化学
研究兴趣:赤泥、硅胶固废、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及玉米秸秆/根、法桐叶等农林固废高值高效综合利用;锂离子筛高效吸附剂;有机-无机复合膜;高性能气凝胶、消光剂开发;含染料/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硅基氧化物、硅/硼/碳酸盐等低维无机功能材料低成本可控合成、组装、性能及应用;镁/铝合金及玻璃纤维增强增韧;晶体生长与设计。
博后课题:硅酸盐低维纳米结构材料控制合成及性能
博士课题:一维纳米硼酸镁盐的可控制备及机理研究
硕士课题: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制备微细晶须碳酸钙
中国颗粒学会第二届青年理事会青年理事,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教育部学位中心-优秀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中国化学快报第二/三届青年编委,曲阜师范大学第二/三届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委员。曾任曲阜师范大学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多次应邀担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及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J. Mater. Chem. A, Green Chem., ACS Appl. Mater. & Interf., Nano-Micro Letters,Chem. Eng. J., J. Hazad. Mater, CrystEngComm, New J Chem., RSC Adv., J. Energy Chem., J. Alloys and Compd., Powder Technol., Mater. Lett., Particuology, Mater. Sci. Eng. B, Vacuum, J. Nanosci. Nanotech., Chem. Eng. Comm.,化工学报期刊审稿人。
2004.9-2008.6
清华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工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朱慎林 教授/ 向兰 副教授
1999.9-2002.6
北京化工大学
|
化学工程
|
工学硕士
|
硕士研究生毕业
|
攻读硕士学位,导师:陈建峰 教授(现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玉红 副研究员
1991.9-1995.6
浙江大学
|
化工工艺
|
工学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
攻读学士学位,辅导员:张未星 博士,毕业论文导师:黄有慧 副教授
2010.9-2012.8
化学系
|
清华大学
|
副教授
|
化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王训教授
1995.7-1999.7
十车间
|
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工段工艺员
|
大学毕业,双向选择加盟;溶媒回收工段,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能源催化与材料化学工程科研团队
目前拥有材料化工、应用催化、等离子体催化三个科研室,聚焦材料制备的化工基础研究,围绕能源材料、催化材料、材料化工、资源化工等新兴交叉领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可控制备、性能、应用等方面开展探索,着力于低维纳米、亚微米材料的定向生长、三维组装,及其在吸附染料/重金属离子、负载催化、能量存储、晶须/纤维增强增韧、阻燃等,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为辅,致力于发挥所长、有所产品、立足属地、贡献行业,不求最新,但求有用。
张恒,工学博士,副教授,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无机材料合成及多相催化,研究课题包括:杂多化合物的结构设计与催化应用;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复合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能调控。催化反应涉及选择性氧化、氧化酯化、加氢脱氢、酸碱催化等。
张兆顺, 工学博士,副教授,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能源催化、环境催化、新型纳米材料制备;研究兴趣:以洁净能源开发及环境污染物治理为研究背景,以新型材料制备与纳米催化为研究内容的多相催化研究,主要包括氢能的高效获取、大气及水污染物的催化降解、纳米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等。
张历云,工学博士,讲师。研究领域:碳基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研究兴趣: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的界面调控、基于碳基材料的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等。以第一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arbon、Nanoscale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办公电话:614f5edf5314e0eb345b5830c073957c12fed7213762e2ef9050075214bfcd34af01dfb4bf5545ce96082cacbbfaf980a1a6527c3ca684093669b08e769f6f508b6bacf5553548dd64f2ce72fac8ce24a002530615e25f025d4f4b44c7a1caba0d6c36bf5343b366956aeb55a9fee5e578604c32d94fa6d74345ebc7cbc592b6
电子邮箱:c4cb48b1a7d30dbee6c6c6e11cc313dd9e61fd9e3db04ae9705fa4d82fdb81d2141e9025efdd87a3a7a33a8d130510e34e88e09eacf4e97f6065a260e1c603997afd43741fb8e313fcd47cb11ebc37d0623ba24d394499eaaaa9d9230c0da1453baad93e303feddb76783431f8fc6afc37d3b86c5ee8dcc9d32e2d4b4111e926
通讯地址:21ecfdca6c5286b5f5b7866d4fccdfeca7a08cca55e85f10bebe325f38c57c9b1d66f2dd0ebf4208ab975e3863d7a0778601271d9c58691e5cd9088111cd5da98ae449b54e4cbe101e6c28d523ca6ec1299371065d4e04c88b876a2c75234dfccbe6a0c5b8cf7a4fc60b766944a3d4eac6485049607613d2c9ee94a851168bde53675382687f849d593bf2a251f60cdc5bd40ae3d0c7f123a53b9498cb1d01ad76d2de100437c090b93e5a2afc739e6d2b4e0ecb7a32f7b13a1eda9f93d70281d0d62c9a8c3948c5fe7739bea19643e26bba0b3906ea030bb025c1334e471b3e895626c1b0a83c1a57e435c97e65c2d0c92ce136d5f4903716e3af1281cf8f6b
ResearcherID:a2633717d15e75e85e04e47983268f1079ea74dc25c5fe3ab01858bf7c4915f6cce916a95595343511ec718c7aeee300852714a48883ae9a4ddd379834b53912569f3ede97f91a535eaa75908837e2e567bcc61e5f730260aa3924db60c756c4040d70fc74de75dfd5fa61c0791e85db76c202dbb410a85ad57ae58a0efc8a35